随笔:文人的谩骂与法律的蔑视--评崔永元“怒打《手机》的法律责任/林晓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04 14:16:24   浏览:829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随笔:文人的谩骂与法律的蔑视
??评崔永元“怒打《手机》”的法律责任

林 晓 律师

在何东、崔永元所受专业教育中,应当不缺少对“文艺批评”的正确注解,它应当不包括对他人人格尊严的贬损、名誉损害和人身攻击等内容。因此,迄今为止,看过和没有看过电影《手机》和电视节目《实话实说》的人们,只要不经意间看到由何东炮制的“崔永元怒打《手机》:冯小刚创作初衷可疑” 一文,都会为他们的胆大妄为而心跳不已。“怒打《手机》”一文,不仅在曲解滥用文艺批评而使它继续下贱外,也在试图让冯小刚无地自容的同时,试探着法律的边缘。
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名誉、姓名、肖像、著作物、表演等是人格价值的各个侧面,现代各国无不通过各种专门立法对上述人格权加以保护,我国也不例外。不过,尽管法律对包括名誉权在内的人格价值的保护有着严格规定,但在媒介形式多样化的现代社会,由印刷纸面、放送、网络等向私人领域渗透而给个体造成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媒体、新闻工作者在分不清是代表公众发言还是自言自语的时候,已将尊重他人人格的基本原则抛在脑后;他们在“文艺批评”的幌子下,利用把持的媒体优势,将对他人的私怨、贬损的言辞夹杂在重整山河的激昂文词中一起抛向读者或受众。不过,他们忘记了在肆无忌惮地摧毁他人尊严的同时,也向法律发出了挑战。
如果冯小刚面对突如其来的“怒打”只能忍气吞声“无所谓”,那么,当他细细品味并确知自己拥有受法律保护的名誉权的内涵时,他还能容忍何、崔二人的调戏吗?
本文无意激化崔永远与冯小刚间的矛盾,而是要籍此使那些昏然的媒体、新闻工作者们清醒,谨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也许在狂言之后,崔永元已略有醒悟,慌忙解释“怒打”只“是文艺批评,不是人身攻击”。但是,无论“怒打《手机》”一文居心为何,它给冯小刚造成的名誉损害已成事实。
所谓名誉,是有关人的品性、德行、声誉、信用等人格价值等来自社会的客观评价,而所谓名誉损害则是指使特定人的社会评价降低的行为。“有使特定人社会评价降低的行为”是构成名誉侵权的事实要件,而由于该行为是否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对该人的社会评价的降低,则没有必要;只要产生了招致社会评价降低的危险性即已充足。
检点“怒打《手机》”一文,无需在此大段摘抄,尚能分清“的、地、得”用法的读者们不难看到,它在不时地抒发完对中国电影的愤懑之后,总要概括地加上对冯小刚个人的评价,它竭力让人相信冯小刚是一个愚蠢、不诚实、算计他人的“鸡贼”,也是一个“蘸着口水数钱”、“的、地、得”不分、毫无社会责任的人;该文通篇所要完成的就是要用揶揄的手法奚落、贬损冯小刚。也难怪有打抱不平者在网上郑重留言,建议“崔永元改称姚文元”。
任何人都可以对电影《手机》和电视节目《实话实说》不屑一顾,你也可以在内心中讨厌冯小刚或是厌恶崔永元;你可以公开发表言论对《手机》、《实话实说》作品本身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但是,你不可以公开发表言论以侮辱性的言辞贬损作品的主创者冯小刚或是崔永元,更不可以捏造事实对他人的人格进行诬蔑,即便他们是公众人物,这就是表现自由与名誉损害的分界。
假如崔永元感到冤屈被电影《手机》影射、精神和名誉受到伤害,他完全可以采取更为理智的手段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那将是小说《手机》是不是“原型小说”、电影《手机》能否视为“原型作品”、是否构成对崔永元名誉权侵害的另一问题;那时,法庭将要解决的是现实人物与作品中人物同一性认定的难题。如果崔永元选择的是这条道路的话,他肯定能够赢得人们的同情,而不论最终判决结果如何。但是,遗憾的是崔永元太过骄傲、何东捉刀代笔别有用心、北京青年周刊更是不知深浅。
事已至此,崔永元被电影《手机》影射的冤屈恐怕只能在与冯小刚对簿公堂时方能作为招术使用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崔永元肯定是“胜少败多”,而冯小刚则是“胜多败少”,因为,如今何东、崔永元、北京青年周刊对冯小刚的名誉损害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无疑要承担“怒打《手机》”的法律责任,只要冯小刚愿意。



作者单位:北京市博融律师事务所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
国发 〔2006〕 3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搞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和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手段。

二、调查内容和时间进度

(一)调查内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二)时间进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由国家统一部署,分步实施,重点和急需地区优先进行。2007年1月至6月开展本次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完成调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订以及试点、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全面部署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各地组织开展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其中,至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东部地区调查;至2008年年底基本完成中部地区及西部重点城市调查;至2009年上半年,完成全国调查工作。2009年下半年,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并以2009年10月31日为调查的标准时点,统一进行变更调查数据更新,向国土资源部汇交成果,由国土资源部汇总形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调查进程中形成的调查成果,可随时用于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管理。

2010年以后,全国每年进行一次土地变更调查,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三、调查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国务院成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负责调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对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其中,涉及调查业务指导和检查由国土资源部牵头负责;涉及调查经费和物资保障方面的工作,由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负责协调;涉及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工作,由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统计局负责处理。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调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要积极吸收有资质的调查机构参与本次调查工作,及时根据调查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做好调查人员的培训和组织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经费上要给予保证。

(二)明确分工。调查工作按照“国家整体控制、地方细化调查、各级优势互补、分级负责实施”的形式组织实施。国家统一购置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统一制作调查基础图件;地方政府负责组织专业队伍在国家提供的基础图件基础上,深入实地,细化调查。国家组织开展逐地块全面的内业检查和重点地区、重点地类的外业核查。

(三)制定方案。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各地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编制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制订土地调查的实施细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土地调查方案须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各地应加强对承担调查任务的队伍资质审查和调查人员的培训。通过资质审查的队伍和经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人员,方可承担调查任务。本次调查要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承担单位,以合同方式规范调查行为。

(四)落实经费。土地调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分担。各地应多方筹措,统筹安排,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保证土地调查的顺利进行。

(五)确保质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的调查成果质量负责,切实保证调查成果真实、准确,严禁弄虚作假和篡改调查成果。对虚报、瞒报土地调查数据的,一经发现,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严格验收。各地要采取切实的保证措施,严格验收制度,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调查结束后,逐级汇总上报调查成果。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县级调查成果;国土资源部负责对省级汇总成果进行验收。对调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和纠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经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附件: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二○○六年十二月七日

附件: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曾培炎 国务院副总理

副组长:孙文盛 国土资源部部长

张 平 国务院副秘书长

成 员:杜 鹰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罗平飞 民政部副部长

朱志刚 财政部副部长

贠小苏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陈晓丽 建设部总规划师

矫 勇 水利部副部长

牛 盾 农业部副部长

吴晓青 环保总局副局长

张为民 统计局副局长

雷加富 林业局副局长

张宏声 海洋局副局长

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重庆市人民政府


第 72 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已经2000年2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3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二OOO年三月三日




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的查处,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查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本规定进行。
没有法定依据或不依照本规定而实施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四条 查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实行集体研究、查处分离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查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部门以及具有相关职能的有关单位,应根据各自的职责,查处或协同查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案件。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有检举、控告和如实作证的权利、义务。
被调查人必须如实提供与违法行为有关的事实、情节和污染危害后果的证据材料。

第二章 管 辖

第七条 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协助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查处有关案件。
第八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下列案件: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有重大社会影响或有严重危害后果的案件;
(二)跨省市或市内跨区县(自治县、市)的案件;
(三)上级指定查处的案件。
万州、黔江开发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前款规定,管辖本行政区域内的案件。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分别管辖下列环境违法与环境污染事故案件。
(一)航政监督部门管辖船舶等流动污染源发生的案件;
(二)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按有关法律规定,管辖渔业污染事故案件;
(三)卫生防疫部门管辖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污染案件;
(四)公安部门管辖社会生活与车辆噪声污染案件;
(五)经济综合主管部门管辖违反生产、销售、进口禁止生产、销售、进口设备规定的案件;
(六)海关管辖将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或者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作原料的违法案件;
(七)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管辖其他案件。
第十条 将产生严重污染的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案件,由转移一方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
公路、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案件,由最先发现或者接到举报的结果发生地或行为发生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
第十一条 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管辖。受移送部门不得拒绝或再行移送。
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案件管辖权有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 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涉及其他部门管理职能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有关部门共同查处。
对不属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有关部门查处。
第十三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查处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辖的案件,认为需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的,可以报请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第三章 组 织

第十四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处委员会),负责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案件的事实审查和适用法律法规及处罚种类、幅度的审定。其日常工作由所属法制机构或监理机构承担。
第十五条 各级调处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若干人。主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法定代表人担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法定代表人提名,经局务会通过任命并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调处委员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议事原则。
第十六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查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案件中的监测工作。当事人对监测结果提出质疑的,由作出监测结果的上一级环境监测机构负责仲裁。
凡涉及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农作物及农副产品污染和其他经济损失的案件,县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的专业机构应负责鉴定,其工作人员或专家可在必要时参加调查工作。
第十七条 调查人员按规定应当回避的,应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调查人员按规定应当回避的,可要求其回避。
调查人员是否回避,由调处委员会主任决定。

第四章 调 查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从发现违法行为、接到污染事故报告或群众举报之日起7日内,对违法行为进行初步审查,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应按统一格式登记立案:
(一)有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或污染危害后果的;
(二)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三)属于本部门管辖范围的。
事态严重或证据可能灭失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赴现场开展调查、抢救工作。
第十九条 经审查不予立案的,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违法行为不构成处罚条件,但有群众投诉的,按环境信访案件处理;
(二)不属于管辖范围的,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三)不属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报同级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参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案件的调查不得少于两人,并应组成调查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调查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向被调查人出示本人有效证件,表明身份。
第二十一条 调查中遇下列情况,应制作相应证据:
(一)污染危害现场存在的,应搜集证据、制作现场勘验笔录或视听资料;
(二)违法事实存在的,应制作调查询问笔录;
(三)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应进行监测并出具报告;
(四)污染造成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的,应组织鉴定并量化直接经济损失。
对违法事实存在,被调查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不在,无法取得相应证据的,应向其发出违章通知书,被调查单位必须按照通知书要求接受调查。
第二十二条 现场勘验由调查人员约请受害人、被调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现场勘验笔录必须客观反映现场勘验情况,参加现场勘验的人员,应在勘验笔录上签字。有关当事人拒不到场或拒绝签字的,不影响勘验结果的法律效力。
调查询问由两名以上调查人员采用单个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询问笔录应忠实于被调查人的陈述,并在笔录制作完毕后向被调查人宣读或交其阅读。被调查人应在笔录上签字,拒绝签字的,调查人员应注明情况。
第二十三条 在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案件的查处中,有关部门法定监测机构按以下职责划分进行监测或鉴定:
(一)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涉及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情况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环境违法与环境污染案件的监测或鉴定;
(二)渔政监督管理的监测机构负责渔业污染案件中鱼类死亡原因及其经济损失的鉴定;
(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测机构负责饮用水源水质、食品污染和危及人体健康污染案件的监测或鉴定;
(四)农业部门的监测机构负责农作物污染案件的致害原因及其经济损失的鉴定。
第二十四条 承担监测、鉴定职责的机构必须具有法定资质。对案件涉及项目无法定监测、鉴定机构的,由负责查处该案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承担。
第二十五条 监测、鉴定工作应按国家统一规范进行。无统一规范的,可按调查单位与监测、鉴定单位共同认定的其他常规方法进行。监测、鉴定后应按规定格式出具具有明确结论的监测、鉴定报告,监测、鉴定人员和其单位负责人应在报告上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监测、鉴定人员有权查阅调查材料、询问当事人或证人。
第二十六条 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特大案件,必须编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包括被调查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重点污染源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事故产生原因及危害后果、当事人责任分析、处理意见及善后防范措施等。

第五章 处 理

第二十七条 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书面告知当事人拟被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依法享有的权利,并要求当事人在告知书上签字,当事人拒绝签字的,经调查人员请见证人证明或注明情况后,视其已履行告知程序。
第二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对当事人给以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及对公民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对单位(含个体法人)处以30000元以上罚款的,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按规定组织听证。
第二十九条 案件经过告知或听证后,一般案件提交由三名以上调处委员组成的调处小组审议,重大疑难案件由法定代表人提交调处委员会审议。审议内容包括:
(一)事实是否清楚;
(二)证据是否确凿、充分;
(三)查处程序是否合法;
(四)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准确;
(五)处罚种类及幅度是否得当。
审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并由参加审议人员签名。
第三十条 根据审议结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区别不同情况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确应受到行政处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对不构成违法或违法行为轻微,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不合法的,退回调查小组进行补充调查或重新调查;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实施处罚的机关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编号,并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二)认定的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法定代表人签发,并加盖行政机关印章。
第三十二条 对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含个体工商户)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可以当场作出处罚。
现场作出处罚决定时,应当搜集、制作说明违法事实客观存在的必要证据,告知当事人被处罚的违法事实和依据,并填写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编有号码和盖有处罚单位公章的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经调查人员签名后,当场交付当事人。
当事人应在15日内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地点交款。逾期未交的,每日加处罚款金额3%的罚款。
对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应当场收缴。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向被处罚人出据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并在收缴后2日内上交实施处罚的行政机关。
第三十三条 作出行政处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7日内按有关规定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送达时必须有送达回执,受送达人应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拒绝签字的,经送达人请见证人证明并在送达回执上注明后,即视为送达。
第三十四条 行政罚款应纳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排污费专用帐户,并按有关规定纳入国家或地方金库,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申请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又不起诉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撤销其处罚决定重新处理或责令下级撤销处罚决定重新处理。
第三十七条 有关案件的全部材料应按规定编目归档,做到一案一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法律法规授权的有关部门,有违反本规定的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绝改正的,由同级监察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向有关部门提出予以行政处分的监察建议: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二)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三)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四)违反有关法律规定,擅自委托其他组织行使处罚权限的。
第三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法律法规授权的有关部门违反本规定,截留、挪用、私分罚没收入的,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予以追缴,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予制止或调查处理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环境权益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为查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和环境污染事故而产生的调查费用,由责任者承担。调查费用包括监测费、鉴定费、试验费、证据收集费等。调查费用按实际开支收取。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或认可,一方当事人或监测鉴定单位擅自扩大调查范围、深度所发生的费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车船费、差旅费等,由有关责任者自行负责。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重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0年3月1日起施行,原重庆市人民政府1988年1月16日发布的《重庆市处理违反环境法规案件程序暂行规定》(重府行政规章[1988]2号)同时废止。